為進一步提升學校校本課程的開設水準,打造系列優質校本課程,拓展學生德智體美勞教育培養途徑,促進校本課程的常態化和規范化開設,經教務處研究,決定評選2022-2023學年度優質校本課程,具體評選方法如下:
一、優質校本課程評選條件為:
1.人本性原則。校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發展為根本出發點,把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以整體、優化的課程結構觀為核心內容,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重視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
2.整體性原則。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活動課程應成為校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因素及對學生發展的作用,使學生有較廣泛的興趣愛好及特長。
3.發展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的發展性原則是針對校本課程的價值而出臺的,課程最大價值在于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學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筑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發展的特色課程。
4. 科學性原則。深入系統地學習與課程改革相關的理論,借鑒外來的有益經驗,結合本校實際,實事求是,以科學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解決實驗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調查研究,科學決策,邊實驗邊總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優質校本課程評選流程:
教師(項目組)提交課程設計方案——教研組初審——學術委員會審核——教務處審定——實施——課程中心終審評價
- 優質校本課程評價指標體系表:
?
模塊名稱 |
指標 |
指標分值說明 |
評價組織單位 |
評價結果應用 |
A 課程目標與計劃 |
A1課程目標與國家課程改革整體要求的適切性 |
課程設計充分體現了國家課程改革的思想,完全符合學校整體課程計劃的要求?(4分) |
學術委員會 |
大于16分,立項; ? 12-16分修改,重新申請; ? 低于12分,否決 |
A2?課程目標與學校培養目標的一致性 |
在國家課程基本要求之上進行拓展深化,體現學校的培養目標?(4分) |
|||
A3?課程設計的先進性與意義 |
課程設計理念非常先進,具有鮮明的地方與學校特色,開設意義非常重大(4分) 課程設計理念先進,具有鮮明的獨創性,開設意義重大(3分) 課程設計理念一般,開設意義一般(2分) 課程設計思想落后,沒有開設意義(1分) |
|||
A4?課程設計的科學性與適用性 |
課程內容選擇科學合理,結構清晰,呈現形式與學生發展水平相適應?(4分) |
|||
A5?開設條件與基礎 |
師生知識儲備與學校現有條件均完全支持課程的開設?(4分) |
|||
B 課程準備 |
B1?教師知識基礎與師資情況 |
教師完全能勝任本課程的教學,有開設本課程的經驗(4分) |
教務處 |
? ? ? ? 大于14分,入列; ? 12-14分,適當延長準備時間,重新申請; 低于12分不入列 |
B2?教學材料準備情況 |
課程計劃完整,成熟,教材或講義已經可以使用?(4分) |
|||
B3?教學設計與教學組織準備情況 |
有完整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安排,有明確且成熟的學生學業成績評價方案?(4分) |
|||
B4?教學設施準備情況 |
教育教學設施已經落實(4分) |
|||
C? 課程實施 |
C1?課堂教學 |
依課堂教學評價表進行評價 |
教務處 |
? |
C2?學生對課程實施的評價 |
學生調查對課程評價很高,多數學生愿意向其他同學推薦該課程?(4分) |
|||
C? 課程實施 |
C4?作業作品 |
作品在設區市及以上評選中獲獎或發表于正規刊物?(4分) |
教務處 |
繼續開列 ? 修改,重新申請 ? 棄用 |
C3?學生滿意度 |
學生滿意度調查表明,85%以上的學生對本課程非常滿意和滿意?(4分) |
|||
C5?同行評價 |
對該課程的總體評價很高?(4分) |
|||
C6?教師或課程獲獎情況 |
課程獲評省級及以上優秀校本課程(4分) 課程獲評市級優秀校本課程(3分) |
|||
D綜合評定 |
D1管理部門評價 |
對(一)、(二)、(三)項進行累加總分,認定“優秀”、“合格”、“不合格”課程。 (備注:總分60分) |
課程中心 |
評選優質課程并予以表彰獎勵 |
四、優質校本課程輻射推廣:
優質校本課程授課教師以慕課方式錄制18課時課程,每課時45分鐘,上傳學校網絡資源平臺實現優課示范輻射。
五、優質校本課程獎勵方案:
??通過評選活動入選的優質校本課程,由學校頒發獎狀,并給予每位授課教師現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