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泉州附屬中學校本課程開發、管理與評價方案
日期:2021-09-01 16:59:40  發布人:fsdqzjwc  瀏覽量:927 打印本文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特色名校,促進學生、教師、學校的共同發展的福師大泉州附中辦學思路,以培養“會做人、會求知、會健體、會審美、有特長”的時代新人為培養目標,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管理的指導意見》(閩教基2020〕32號)文件精神,優質、有序推進福師大泉州附中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繼承和發揚學校的辦學傳統和優勢,關注學生的差異,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發展滿足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形成具有學校特色,有利于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生全面而生動發展的校本課程體系

二、領導小組

組長:鄭忠盛

組員:紀建靈、吳俊杰、許友福、陳春紅、阮憲琛、林斌、李金泉、鄭愛琴、張如凡、各教研組組長、高中各年級段長

、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

????1.通過校本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2.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使教師能拓展知識面,改善知識結構,轉變教學觀念,增強課程意識,同時提高科研能力、科學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培養一批復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3.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互整合與補充,以加強我校課程結構的綜合性、彈性與多樣性,推進我校課程建設,逐步形成辦學特色,提升我校的辦學水平。

????4.規范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實施采用模塊的方式,各模塊的學時和學分設置與國家課程必修、選修模塊的規定相同。一個模塊可以是18課時(1學分),也可為36課時(2學分)。要避免和防止與國家課程必修、選修模塊的簡單重復。學校將開發足夠數量的模塊,保證相應的課時,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習,以獲得所需的學分。

????、校本課程開發原則

????1.導向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要防止校本課程成為學科課程的隨意加深與拓展,必須與國家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保持一致,保證與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間的協調統一。

????2. 實際性原則:開發校本課程要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考慮我校的實際需要,立足本校,從學校的實際和辦學特色出發,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出發,還要注意與地方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相結合。既富有當地的特點,而又是國家課程的補充;要從學校的實際和教師專業素質進行考慮,開發有實際意義、有實用價值、有活力的校本課程。最好選擇那些既能展示教師特長、符合學生志向興趣,又能與高考、與學生長遠發展結合得緊密的課程。

????3.時代性原則:校本課程的內容要反映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和時代文化特點,關注社會時政熱點問題,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今后的生活與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4.靈活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要體現靈活性和多樣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5.簡約性原則:校本課程在課程內容組織或教學案例編寫中,應注意精選內容,合理編排。內容呈現形式應該活潑多樣。

五、校本課程開發流程

?

?

b1.jpg

六、學生選課流程

b2.jpg

(學生選課流程)

七、校本課程管理

1.管理工作由教務處統一負責,每學期前制定計劃,做出詳細安排,實施過程中定時或不定時進行檢查,學期末進行總結,并寫出書面實施情況報告。

2.學生選修校本課程,以學分的形式考核,修滿一定學分,發給結業證書,作為評選優秀學生的依據,學分管理由教學處負責。選修課的學分由任課教師根據學科特點,選擇適當的考核辦法,以實際參加的課時數、參加選修活動后所取得的實績加以評定,成績按優、良、及格、不及格四等評定,一般每18課時,考核合格給1學分,選修課結束后將成績交教務處存檔,并記入學生成績單。校本課程由學生自主選擇、學校結合實際安排,不少于14學分,其中在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基礎上設計的學科拓展、提高類課程之外的課程不少于8學分。

3.每學期放假前申報、審定校本課程方案,安排下學期要開設的校本課程。

4.教務處建立校本課程檔案,包括研究方案、調查問卷、座談會記錄、書面評價復印件等。每年暑假對前一年開設的校本課程進行一次評比,對優秀者進行表彰獎勵,對已經成熟的校本課程整理出版教材。

5.保障措施

①.成立“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成員由教務處、政教處,團委會,學生會,年段長和學科教研組長組成。領導小組負責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組織領導,并深入實際檢查指導。

②.教務處根據學校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制定并完善選修課各項管理制度并派專人管理,確保選修課做到定內容,包括教學科目、指導思想與教學目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課時安排、教案、考核方法等;定人員,包括勝任的主講教師和參加的學生人數;定考核,包括考核的形式、內容、標準和時間;定選修課開設的時間和地點。

③.適時撥發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活動經費。開設選修課需要資料、器材和活動費,領導小組及時研究,予以解決,保證研究工作正常開展。

④.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納入教學工作。選修課開設與工作量、課時津貼掛鉤。選修課開設與教師考核、評優掛鉤;選修課開設與教師的職稱考評掛鉤,將能否承擔選修課以及選修課教學質量的高低作為晉升高級教師或一級教師的重要條件之一。

八、校本課程評價

1. 校本課程采用學分管理,具體要求執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分管理指導意見(試行)》的相關規定。學分由學校認定,日常考核與評估由課程管理辦公室負責。

學分認定采取過程表現及終端結果相結合的綜合評價辦法。各項之間進行權重分配比例及具體要求如下:

課程的綜合成績(100分)=課程學習過程成績(滿分40分)+終端考試(考查)成績(滿分100x60%)。其中:過程表現成績(滿分40分)包括:出勤分10分(缺勤按規定扣分,扣完為止)、課堂表現15分、作業分15分(不交作業者,每次扣1分,扣完為止)

  1. 文化課科目所涉及的知識拓展類課程終端評價原則上采用考試形式,測試由課程導師依據課程要求統一命題(滿分100分),難度適中,試題力求反映所開課程的核心要求,既能讓達到該課程修習最基本要求的學生考試合格,又能讓該課程學習優秀的學生考出水平。
  2. 選修課所涉及的技能、興趣、實踐類課程的評價原則上采用考查形式,由選修課任課教師依據課程學習要求,要求學生通過課程結業表現、作品展示、技能考核等形式進行終端評價。
  3. 學生修習時間要達到課程標準要求的三分之二及以上方可認定學分。因病假、事假未能達到規定學時的,在課余時間通過補課途徑累計后的學時數達到要求的給予認定。對于缺課達課程修習總課時(一般為18課時)三分之一及以上的學生,本課程修習不能認定學分。
  4. 課程結束后,課程導師依據相關規定對選修學生進行課程修習綜合成績評定,選修課程修習綜合成績按照100分計,總成績在60分及以上的給予學分認定,未達到60分的,不認定學分。對不能認定學分的學生應注明原因后報學校教務處,由學分認定委員會給予復議,對于復議后學分未能認定的學生由行政班班主任及時通知學生本人和家長,并說明情況。對于因終端考試成績而影響學分認定的學生可以申請補考或重考,通過后方可認定學分。
  5. 課程評價

選修課任課教師應增強課程意識,建立課程檔案,不斷完善豐富課程資料。選修課任課教師須提供課程綱要、課程目錄、各課時課程內容和各課時教案。做好記錄,每次考勤的時間及每一位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生請假單,最后是出勤統計。做好選修課程作業登記表:記錄每一次作業的收繳情況并對每一次作業分A、B、C、E進行評價。其中A、B、C、E分別代表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提供課程終端考試(考查)試卷,并做好課程的綜合成績評價表(課堂表現、作業分、終端考試(考查)成績、綜合評定成績)。協助學校做好學生課程滿意度抽樣調查表。提供其他相關佐證材料(照片等)。

?2.校本課程的評價重過程、重體驗、重表現、重能力。要重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的綜合評價功能,突出學生的自我評價,吸收家長代表、社區人士參與到評價中來;要重視評價內容和方式的多樣性。既要注重學生綜合知識、個人興趣特長拓展和深化等的評價,也要注重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評 價。考試可采用論文、調研報告、作品等多種形式,防止單純以紙筆考試成績為依據評價學生;要重視實施的過程評價,建立相應的學習檔案。學分評價要根據課程類別、難易程度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保證評價公平、公正。

核發:fsdqzjwc 點擊數:927 收藏本頁
久久久天天有精品,免费又黄又爽一区二区色,久久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日本在线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午夜福利院视频免观看在线 | 日本视频一区97看 | 亚洲中文字幕电影不卡电影 | 中文字幕你懂的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