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即將到來的復學生活,
也許您充滿期待和興奮
也許您隱隱有些緊張和擔憂
不急,不怕
我們精心準備了一份復學心理調適指南
請您查收!
?
1
生活適應篇
?
調整作息,步入正軌
生理上的積極調適是適應校園生活的第一步,良好的生活規律是平和心態的基礎。我們首先要調整生物鐘,與學校現階段作息時間同步,幫助自己盡快調整到校園學習模式。
??
告別手機,投入學習
疫情期間,很多同學習慣了使用手機或電腦上網課。復學后,也意味著我們要恢復原先正常的學習規律,所以我們要有告別電子產品的心理準備。可以制訂一個電子產品使用計劃,循序漸進,逐步減少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然后,告別依賴網絡,找到學習中的快樂,培養其他健康的興趣愛好,讓自己順利地回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上來。
?
2
情緒調適篇
?
覺察并接納自己的情緒
面臨返校復學,或許你會感到焦慮、緊張、憂愁,這些都屬于正常的情緒反應。我們應該知道,情緒沒有好壞之分,任何一種情緒對人們都有積極的意義,如適度的焦慮情緒能幫助我們更快地將自身狀態從“放假”調整為“上學”;適度的擔憂可能讓我們更謹慎、細致地準備復學物品;同學們可以使用我們學過的情緒瓶子的方法,覺察出自己的不同情緒,將情緒名稱寫在不同的瓶子上,給瓶子涂上相應的顏色,寫出這些情緒在什么時候會出現,它們的出現帶給了我們什么好處,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接納這些情緒。
?
?
積極調節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都是自己情緒的主人,每位同學都有適合自己的情緒調節方法,當你有情緒困擾時,你可以繼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重復執行。一般情況下,運動、跟朋友談心、聽音樂都是不錯的情緒調節方法。除此之外,積極的心理暗示、轉移注意力、正念冥想、肌肉放松法、深呼吸法等也是不錯的情緒調節方式。同學們可以自行選擇進行情緒調適。
?
3
學習適應篇
?
調整目標,合理規劃
通過整理網課期間的學習筆記,梳理出自己已經掌握和尚有困難的學習點,并反饋給老師,計劃好復課后的課程。設置新階段合適的目標定位,運用任務清單、目標管理等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這樣可以讓自己返校后更有方向,學習和生活中更有控制感和成就感。
?
?
轉換學習模式
復學后,我們不妨做個情境隔離,將注意力回歸于傳統的學習,通過紙質閱讀、室內運動、繪畫書法等方式放松,盡快適應線下教學環境。我們可以從逐步調整作息、準備學習用品、復習線上授課講過的知識點、做好知識梳理開始。另外,線上教學時的紀律性、儀式感相對都比較弱,我們要警惕不能將這種不利于學習的狀態帶到校園課堂中去。
?
?
主動求助,合作共贏
面對網課學習期間遺留的學習問題,我們可以主動尋求老師或同學的幫助,老師的經驗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解決方法;有共同需求的同學組成學習互助小組,相互幫助,共同提高。
?
?
保持學習信心
對于那些能良好適應線上教學和自律性較強的同學來說,他們的收獲可能要多一些。但這種差別是暫時的,會在復學一段時間后發生變化。因此,在線上學習期間狀態不好的同學不要氣餒,逐步調整狀態,積極適應復學生活,奮起直追;對于線上學習期間狀態較好的同學,也要保持和鞏固自己的狀態,積極適應復學的變化,鞏固成果。
?
4
人際適應篇
?
積極溝通,增強人際連結
珍惜面對面的人際溝通,與同學、老師多交流互動,可以一起回顧居家期間的趣味經歷、交流疫情帶來的成長啟示,暢想疫情結束之后最想做的事情等,增強安全感、信任感。通過交流,我們也能更好地了解他人與自己,加強人際連結,增強歸屬感,疏解情緒。
?
?
包容理解,相互支持
回歸校園后,我們和同學、朋友之間的人際距離更近了,交流便利的同時也免不了會產生人際沖突,此時需要我們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給彼此更多的時間來適應。
?
5
善于求助
?
如果你經過了自我調適,仍無法適應或壓力較大,心理“復位”不良,請及時與家長、班主任、科任老師、心理老師溝通,主動尋求幫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要用心感受周圍人的關心,及時尋求他們的幫助。
如果你要預約咨詢,請前往旺廳樓五樓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周一到周五10:00—17:00都可預約。
最后,附上我們可以利用的心理熱線資源,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都可以撥打哦:
?
鯉城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
中山北路46號
鯉城教師進修學校院內
電話:22289035
?
泉州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
0595-27550809
0595-27550791
0595-27550793
0595-27550795
18159526768
服務時段:24小時
?
?
?
親愛的同學們,美好的四月,花開燦爛,讓我們一起從“心”出發,更好地適應復學校園生活,共同享受復學后的美好時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