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區(qū)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2021年5月12日 ★ 福建師大泉州附中
為了給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教研平臺,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泉州市區(qū)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于2021年5月12日在福建師大泉州附中舉行。在本次研討活動中,我校黃金葉老師以仁愛英語七年級下Unit 7 Topic 1 Section C為內容上了一堂“市級觀摩研討課”,市教科所呂吉慶老師則為我們帶來了以“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為主題的“市級學科講座”。
01
市級觀摩研討課
觀摩研討課前,黃金葉老師認真準備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英語組全體老師也積極參與了備課和多次磨課,并積極地給出建設性的意見,充分體現了學校英語教研組集體備課的力量和通力合作的精神。
????觀摩研討課上,黃金葉老師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貼近生活,她用有趣的歌曲《Shape Song》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氛圍輕松愉快。同時,黃金葉老師善用精心制作的教學課件,有趣的視頻教學以及實物教具,創(chuàng)設情境,多樣化地展示和引導學生操練物品的形狀、長度、寬度和用途的表達,教學設計思路清晰、知識由淺入深,既實現了信息化與英語教學的相互融合,也有助于學生把課堂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的生活中。此外,黃金葉老師以學生為中心,多次安排小組合作等形式的活動,真正做到讓每個學生參與課堂,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觀摩研討課后,聽課老師們都熱烈討論,暢所欲言。與會的老師們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共同探索課堂教學的有效發(fā)展。來自泉州市教科所的教研員呂吉慶老師和北峰中學的莊華鷗老師提出更深入拓展文本內容、提取出教材里面“看不見的東西”深入探討文本對話后面的深層含義的建議,指出要讓學生敢于提問,挖掘學生的思維,突破教材編寫的局限性,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拓寬思路。
02
市級學科講座--《初中英語有效教學》
泉州市教科所的教研員呂吉慶老師蒞臨我校聽課指導,并帶來了學科專題講座——《初中英語有效教學》。
講座上,呂吉慶老師首先介紹了近3年的中考英語學科情況,闡明了中考的最新趨勢;接著,呂吉慶老師引導參會的老師思考教學目標設定的重要性,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用SMART原則(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ound)對教學目標進行設定和修正;此外,呂吉慶老師還提出一方面我們應立足于學生實際,做好語音教學,幫助學生突破拼讀關,另一方面我們還要重視語流、語調教學,幫助學生逐漸掌握諸如停頓、連讀、句子重音、節(jié)奏、聲調等方面的語流語調技巧,鼓勵學生每天都出聲朗讀課文20-30分鐘,希望學生可以做到見到音標能拼、見到單詞能讀,進而能流利讀出句子、文段和文章。
呂吉慶老師還重申了閱讀和書寫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從初一開始就要增加閱讀并每天都動筆寫寫單詞、句子、語段和小作文。最后,呂吉慶老師強調英語的教學應從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轉向對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學習能力、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通過Bloom’s Taxonomy理論,闡明在英語的教學中,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基礎的記憶、理解、應用階段,更需要通過提不同層次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分析、評估、創(chuàng)造的能力,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我校一貫重視教師教學教研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積極組織教師進行“理論知識、學科專業(yè)知識、教師技能”等方面的研究和學習,廣泛利用各種學習與交流的機會來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今后,我校將繼續(xù)秉承這一優(yōu)良傳統,再接再厲,強抓教學,爭取再上新臺階。
福建師范大學
泉州附屬中學
撰稿:章蓉花 劉映云
審稿:黃堅貞 ?
編輯:陳永生
供稿:教研室 ?英語組
審核:紀建靈
?
- 上一篇:信息技術重融合 技能大賽展風采
- 下一篇:技術賦能教學 融合推動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