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教辦〔2024〕41號
泉州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優化義務教育學校課間活動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縣(市、區)教育局,泉州開發區社會事業局、泉州臺商投資區教育文體旅游局,各市直中小學:
為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和“五項管理”有關規定,落實基礎教育“規范管理年”行動要求,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行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現就進一步優化義務教育學校課間活動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優化課間安排。全市義務教育學校要結合實際,逐步推進課間優化安排,“一校一策”制定課間活動優化方案。鼓勵將課間10分鐘延長為課間15分鐘,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并且應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學校要依據校情、學情需要,統籌安排好課間時長,自主設置課間安排。班主任、各學科教師要按時下課,不得“拖堂”或以其他方式擠占學生課間休息時間,不得對學生課間活動設置不必要的約束。
二、豐富課間內容。各縣(市、區)要加強培訓指導,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引導學校教師從課間的管理者轉變為共同參與者,引導學生利用課間走出教室、走到戶外,通過適度活動、游戲、交流等方式放松休息。各學校要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特點,結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個性化亮點活動,鼓勵開展各類閩南童玩活動,讓學生親近閩南文化、傳承閩南文化。落實課間近視防控,指導學生通過遠眺等方式放松眼睛,組織好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
三、拓展活動空間。各學校要堅持“小場地,大體育”理念,積極謀劃,充分挖掘和利用學校現有資源,如利用學校走廊、平臺、樓頂、教室轉角等“金邊銀角”,打造更多運動空間。科學劃分靜態和動態活動區域,合理規劃課間活動行進路線,補充必要的活動器材,創造更加適宜的課間休息、活動環境,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注意根據天氣和季節變化,靈活調整室內與室外活動安排。
四、打造活動品牌。各地各校要以品牌構建打造特色學校為立足點,以學校特色體育項目為核心支撐點,以陽光體育大課間為突破口,將“一校一特色、一縣一品牌”建設成為學生成長的新平臺,組織學生開展“花式”籃球、足球、跳繩、輪滑等活動,增強課間活動趣味性,增強學生體質,推動大課間朝著趣味化、精準化的方向邁進,實現學校體育特色項目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深化。
五、夯實安全管理。各縣(市、區)要指導學校制定學生課間活動安全管理制度,細化學校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案和流程,確保學生課間活動安全。加強體育場地、器材的安全保障,積極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AED),落實校方責任保險制度,加強學生安全常識教育,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安全有序開展課間活動。建立課間網格化管理,加強課間活動場所排查和人員值守,及時制止危險活動,消除安全隱患。
六、強化監督檢查。各縣(市、區)要進一步規范教育教學秩序,公開監督投訴方式,建立學生課間時間調整的檢查反饋機制,形成工作閉環。要組織對學校課間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經常性開展明察暗訪,對安排不合理、落實不到位的,要督促學校立即整改,情節嚴重的進行約談和通報。省、市教育督導部門已將其納入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內容。各學校責任督學要開展相關督導,每學期至少實地督導1次。通過多種形式做好向家長的宣傳解釋工作,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主動接受家長和社會的監督,家校協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泉州市教育局
2024年9月30日